风湿病是一大类病种繁多的疾病的总称,各病种的病因及预后差别很大,不少疾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。中医对风湿病病因的分类,始见于《黄帝内经》,从病因角度可以分为以下七类:
(一)寒痹
因阳气不足,感受寒邪为主,其表现以肢体关节疼痛为著,固定不移,遇寒加重,得热痛减或缓解。《内经》所谓:“痛者,寒气多也,有寒故痛也。”因阳气不足,又寒主收引。其性凝滞,故其症常兼恶寒、肢体拘挛、屈伸不利、脉弦紧等。
(二)热痹
感受热邪或湿热之邪,或风寒湿邪人里化热,以肌肉关节的红肿热痛,伴有身热、汗出、口渴、舌苔黄腻、脉象滑数为特点。因火热阳邪,色赤人心,且易伤阴津,故红肿明显,常兼有红斑、结节,口渴,便干。这种风湿病疼痛显著,关节不能屈伸,医家多述之为“疼烦”。
(三)风寒湿痹
风寒湿邪兼夹而至,为“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”之本义。但临证辨析,应辨三者之中,孰轻孰重。有以风、湿为主者,称为“风湿痹x}x有以寒、湿为主者,称为“寒湿痹”;若风寒湿三气兼重,则以“风寒湿痹”名之。
(四)风痹
以感受风邪为主,这种分类法是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类或命名。至今仍为风湿病的主要分类方法之一,侵犯肌肤、关节、经络、以其性走申,指导着临床实践。疼痛游为不定为症抉、特点。因风为旧邪,“上先受之”,故多发于上肢、肩背等处;卫阳不固,揍理空疏,故有恶风、汗出之表现。
(五)湿热痹
属于《内经》指出的“其热者,阳气多,阴气少,病气胜,阳遭阴,故为痹热”之热痹。临床所见,一般热痹多为湿热痹。对于热痹的认识,《内经》已有明论。但汉唐之时多以风寒湿痹论,虽然仲景有白虎桂枝之治,但作为大法,毕竟从湿热论痹者较少。唐·孙思邀《千金要方》明确提出用犀角汤治“热毒流人四肢历节肿痛”,是对风湿病学的一大贡献。
(六)湿痹
以感受湿邪为主,湿邪留滞于肢体、关节、肌肉之问,临床表现以上述部位肿胀疼痛、重着麻木为特征。因脾主湿,而湿性粘滞,阻碍气机,故一般湿痹多兼有脾湿不运或湿困脾土及气机不畅等症状,如头沉而重、胸闷纳呆、腹胀身倦、苔腻、脉濡缓等。
(七)燥痹
是以感受燥邪为主,或由于阳热之邪化燥伤阴,引起肌肉筋骨关节失于濡养而致一类痹证。《内经》即已论及:“痹或痛,或不痛,或不仁,或寒,或热,或燥,或湿,其故何也?”对于燥邪致痹,虽未展开论述,但已意在其中。“燥痹”之表现,因“燥胜则干”,以阴血津液不足,筋骨关节失于濡养,出现肌肉瘦削,关节不利,口鼻干燥,目千而涩等症为主要特点。 |